|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故乡同步试题(含答案)
一 、知识积累
1、 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古诗新篇》,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集《
野草》,杂文集《热风》《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2、背景资料
《故乡》的素材,来源于鲁迅1919年12月初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买下了的住宅,于11月21日迁入,结束了长期的会馆生活。12月1日,鲁迅离开北京南返,于4日抵故乡绍兴,在家停留至本月24日,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卖掉故宅后,鲁迅将家中什物“可送的送,可卖的卖”,都处理了,
4月24日下午,鲁迅“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于29日回到北京。
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30,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樵悴,向鲁迅讲述了“农村做
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
同情。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朴实的农民形象。
3 文体知识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其中,人物的刻画是中
心,按照篇幅的长短,小说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小小说;按其题材,还可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神话小说、武侠小说等等。
4 感悟主旨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描写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
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5 字词积累与应用
(1)下 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瓦楞( lèng ) 胯下(kuà ) 苍穹(qióng ) 髀间( bì )
B.脚踝( huái ) 潮汛(xùn ) 獾猪( huān ) 愕然(è)
C.嗤笑(chī ) 装弶( jiàng ) 打拱( gǒng ) 祭祀( shì )
D.阴晦(h uì)萧索(xiāo suǒ) 鄙夷(bǐ yí) 恣(zì)睢(suǐ)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萧索 阴晦 惘然 聚族而居
B.嗤笑 鄙夷 祭祀 诚皇诚恐
C.秕谷 颧骨 逃窜 孤苦伶仃
D.潮汛 应酬 愕然 隐天蔽日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钱手观音 。
C.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神农炎帝坚忍不拔、开拓创新的精神。
D.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6 中考真题
(2011•南宁)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拾夕》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里边叙述了许多关于少年时代的往事,全书带有童话寓言式梦幻般的色彩。
B.《水浒》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
李逵、“豹子头”林冲等,小说还讲述了大闹野猪林、智取生辰纲、拳打镇关西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