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题及答案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 ) 苟得( ) 不屑( )
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答案:wù dān gēng cù gǒu xi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此之谓失其本心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提示:C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B、D三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
答案:C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
(2)
(3)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4)
提示:本题帮助掌握一词多义的现象。
参考答案:(1)修饰连词 转折连词
(2)比 对
(3)第一个是介词,为了;第二个是动词,做、接受的意思
(4)动词,能够 动词,得到,获得 动词,通“德”,感恩
4.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名_________,字_________,是_________时的_________家、_________家、_________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_________(人名)_________的思想,与之并称为“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之称。其思想核心_________、_________,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提示:本题目的是帮助巩固有关文学常识。
答案:孟子 轲 子舆 战国 思想 教育 散文 孔子 儒家 孔孟 亚圣 “仁” “义”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朗读停顿错误的两项是( )
A.所欲有甚于/生者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E.是/亦不可以已乎
提示:A项,所欲/有甚于生者;C项,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答案:AC
2.课文所说的“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人生下来所固有的善的本性,那么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其本心”?“失其本心”以后会怎样?“失其本心”与作者所宣传的“舍生取义”又有什么关系?
提示:“失其本心”的原因在于自己没有坚守天生的善性,而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利欲的诱导。“失其本心”之后,人就会变坏,就会生出邪念,做坏事,就成了一个不仁不义的人了。
参考答案:“义”是“羞恶之心”,而“羞恶之心”又是善性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本心”丧失,“义”字也就随之丧失了,也就不能做到“舍生取义”。反之,只有坚守“本心”,只有如“贤者”那样使“本心”“勿丧耳”,才能做到“舍生取义”。
3.“舍生取义”者在中国历史上一贯受人崇敬,请你举出几位因“舍生取义”而令你崇拜的英雄人物,并写出他的一句曾深刻影响你的名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