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0|回复: 1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测试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4 00: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敬业与乐业•每课15题系列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旁骛( ) 佝偻( ) 承蜩( ) 亵渎( ) 骈进( ) 强聒不舍(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征引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言行相顾 教悔 讨伐 园满 秘诀 趣味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
          3.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______ (见 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2)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_______(教育 教导 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3)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_______ (解释 解剖解析)起来,并没有高下。
          (4)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_______(放摆搁)在哪里才好。
          4.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一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人生也就无诲了。
          5.按要求表达。
          (1)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和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下面是有关这方面情况的统计。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的结果。
          年代 土地沙漠化面积(平方公里) 沙尘暴发生次数 典型受灾情况(次)
          70年代 1560 13 降尘25600吨/平方公里
          80年代 2100 14 20万亩农作物受害,直接经济损失 5000多万元
          90年代 2460 23 46.1万亩农作物受害,11.09万头(只)牲畜死亡,156万人
          受害,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
          (2)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青年是一首诗,激情澎湃,□□□□。
          二、思考领悟
          阅读下边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7-24 00: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6.“这叫做职业的神圣”一句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7.作者举当总统和拉黄包车这两种职业来说明自己的道理好不好,为什么?
          8.请概括选文第一节的内容。
          9.怎样才能把“业”做到圆满?
          10.谈谈你怎样敬业。
          三、探究创新
          阅读下边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为学与做人
          梁启超
          怎么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知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虾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算命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校里小学中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仅有这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门职业,也并不是我一人破天荒去做,从前已经许多人做过。我们积了无数经验,发见出好些原理原则,这就是专门学识。我打算做这项职业,就应该有这项专门学识。例如我想做农民吗:怎样的改良土壤,怎样的改良种子,怎样的防御水旱病虫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的成为学识的。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他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做工做商等等都各各有他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我想做财政家吗:何种租税可以生出何样结果,何种公债可以生出何样结果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的成为学识的。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他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教育家军事家等等都各各有他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我们在高等以上学校所求的知识,就是这一类。但专靠这种常识和学识就够吗?还不能。宇宙和人生是活的不是呆的;我们每日所碰见的事理是复杂的变化的不是单纯的印板的。倘若我们只是学过这一件才懂这一件,那么,碰着一件没有学过的事来到跟前,便手忙脚乱了。所以还要养成总体的智慧才能得有根本的判断力。这种总体的智慧如何才能养成呢?第一件:要把我们向来粗浮的脑筋,着实磨练他,叫他变成细密而且踏实。那么,无论遇着如何繁难的事,我都可以彻头彻尾想清楚他的条理,自然不至于惑了。第二件:要把我们向来昏浊的脑筋,着实将养他,叫他变成清明。那么,一件事理到跟前,我才能很从容很莹澈的去判断他,自然不至于惑了。以上所说常识学识和总体的智慧,都是智育的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选自梁启超《人文心语录》)
          11.人怎么样才能不惑呢?
          12.作者在论述不惑需要专门知识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3.请为这段文字分开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内容。
          14.请分析这段文字的语言特色。
          15.“这种总体的智慧如何才能养成呢?”作者说了两件,请你再给补充一件。
          参考答案
          一、1.wù gōu lóu tiáo xiè dú pián guō
          2.“悔” “诲” “园” “圆”
          3.(1)碰  (2)教训  (3)解剖  (4)摆
          4.示例 见到奔腾的江河 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中的一滴 虽是一滴 却能滋润禾苗
          5.(1)我国土地沙漠面积越来越大,沙尘暴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2)略(形式要求:四字并列短语。内容要求:符合青年特点,如:乐观自信、浪漫潇洒、热情开朗。)
          二、6.指能当总统的把总统当做一件事来做;能拉黄包车的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
          7.这样举例好。一个职位最高,一个地位最低,这样的例子典型,有说服力。
          8.什么叫敬业以及怎样敬业。
          9.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忠实、专一,丝毫不分心到事外,只有这样,才能把“业”做到圆满。
          10.略(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从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忠实、专一的角度去谈即可。)
          三、11.要养成我们的判断力。
          12.用了摆事实的论证方法。
          13.第一层从开头到“遇事能断的智慧”,总说怎样才能不惑;第二层从“假如……”到“自然不至于惑了”,分别论述“常识”、“学识”和“智慧”的必要;第三层最后一句,总结上文,点明题旨。
          14.语言通俗易懂,如话家常。
          15.略(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答案示例:做事的胆识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8 19:02 , Processed in 0.05572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